心理知识 知识阅读 开卷有益。
我活过了,但是没有死过
琼瑶,这位以笔墨勾勒浪漫世界的巨匠,曾用一行行深情款款的文字,编织出无数令人心驰神往的绮丽梦境。那些爱恨交织、情仇交织的故事,如同甘露般滋养了几代人的心田,让她的生命之树在文学的土壤中茁壮成长,绽放出最为绚烂的光彩。在她的创作巅峰时期,作品风靡整个华人圈,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抚慰了无数在黑暗中徘徊的灵魂。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变数。琼瑶的晚年,如同秋日里的一片落叶,经历了健康衰退、至亲离世的沉重打击。病痛与孤独如影随形,将她曾经绚烂的生命逐渐侵蚀。在这样的困境中,她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令人不禁扼腕叹息。
24.jpg
琼瑶在最后的告别里,淡然地说:

朋友们,不要为我的「死亡」悲哀,为我笑吧!生命的美好,就在于「能爱,能恨、能笑,能哭、能歌、能说、能跑、能动、能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能嫉恶如仇,活得轰轰烈烈……」这些,我都在有生之年,拥有过了!我「活过」了,不曾辜负此生!

「我活过了,不曾辜负此生」。她是活过了,活得潇潇洒洒,活得轰轰烈烈。然而,却不愿接纳生命一点一点的衰老,一点一点的走向死亡的这个过程。过往的辉煌与成就似乎也未能驱散内心的绝望与无奈。在生理的剧痛与心理的孤寂面前,那些“活过”所积累的精神财富,仿佛成为了决定“离去”的能量。
25.jpg
在我们文化里,有“抱残守缺”四个字。“抱残守缺”是什么意思?就是和自己的死亡,和自己的衰老紧紧在一起。这样的时刻,似乎充满了黑暗,充满了无奈,充满了迫不得已。的确,当我们的生命一点点衰老时,就会感到越来越孤苦无依,越来越无助,越来越无能为力,越来越不知道该向谁说、该向谁求助。

26.jpg

并不全然如此。

从字面意义上看,“抱残守缺”中的“残”和“缺”显然指的是不完整、有缺陷的状态。但当我们将这种观念应用到个人生命经历中时,也可以理解为接受并拥抱自己的不完美,包括衰老、疾病、甚至死亡等生命的必然过程。

接受并拥抱自己的不完美,包括衰老、疾病、甚至死亡等生命的必然过程,是一种成熟和智慧的生活态度。它意味着我们不再逃避或抗拒这些自然发生的变化,而是选择以开放和接纳的心态去面对它们。

这种态度并不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是让我们更加珍惜和感恩每一个当下。它教会我们如何在生命的各个阶段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如何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保持坚韧和勇气。

27.jpg

从哲学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抱残守缺”可能意味着一种接纳和包容的态度。

生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从出生到衰老,再到死亡,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这些阶段不仅仅是时间的流逝,更是我们成长、学习和体验生命的重要部分。当我们学会接纳和包容这些阶段,包括那些看似负面的元素,如衰老和死亡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生命。

衰老和死亡虽然是生命的终点,但它们也是生命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提醒我们珍惜每一个当下,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通过面对这些看似负面的元素,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发现生命的真谛和内在的力量。

28.jpg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抱残守缺”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与自己不完美状态共处的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消极地面对生活或放弃追求进步。

实际上,这种接纳和包容自己不完美状态的态度,应该成为我们更加珍惜生命、勇敢面对挑战的内在动力。当我们不再为自己的不完美而焦虑或自责时,我们就能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这种态度让我们明白,生命的美好并不完全取决于外在的完美或成功,而是更多地源于我们内心的平和、勇气和坚韧。它鼓励我们在面对生命的各种不确定性时,保持一颗开放和接纳的心,从中寻找成长的机会和可能性。

29.jpg

愿我们都能以全力以赴的姿态活在当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用爱与希望点亮生命的旅程。待到生命谢幕的那一刻,我们能够怀揣着勇气与满足,平静而庄重地退场,让生命的句号画得圆满而有力,留下一段无悔的传奇。

图片来源:pexels

❤听见 内 心 的 力 量 ❤
联系我们:15002826005 / 1588232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