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回避依恋这一心理学词汇在网上火出圈了。
对此,网友们纷纷留言:
“千万不要和回避依恋型的人谈恋爱!”
“原来我是回避型啊,还以为我天生没良心...”
那么,为什么依恋回避的人在恋爱市场上如此“不受待见”?。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提出,深刻揭示了早期经历如何影响个体成年后的情感和行为模式,特别是通过内部工作模式(IWM)的构建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模式。儿童早期从主要照护者那里获得了稳定、可靠且充满爱的支持。这种积极的经历促使他们形成“我是被爱的”这一内部工作模式,进而在成长过程中持有积极的自我认知和对他人的信任。这种信任不仅体现在对亲密关系的寻求和维护上,还广泛渗透到个体的社会交往和自我评价中,使得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容易寻求帮助、建立支持网络,并形成良性循环。那些在早期经历中感受到忽视、拒绝或不稳定情感支持的儿童,如“我是没有价值的”、“我不够好”或“我所拥有的不足够”。这些消极的认知模式会深刻影响他们的自我认同和人际关系,使他们在成年后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并在依恋关系中表现出紊乱类型的特点,如害怕被排斥、抛弃和拒绝。这种不安全的依恋模式不仅限制了他们建立健康亲密关系的能力,还可能影响他们在职场、社交等其他领域的发展。这些儿童时期不同的依恋关系产生的影响延续至成人,涉及到职场、人际交往、恋爱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如果孩子在童年时期与父母或主要照顾者之间缺乏稳定和充满爱的关系,可能会导致他们发展出回避型依恋。
例如,孩子的需求如果经常被忽视或得不到及时响应,
他们可能会学会抑制自己的需求,以减少被拒绝或失望的风险 。
家庭环境中的冲突、不和谐或父母的情感疏远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依恋风格。孩子可能会因为害怕被伤害而发展出回避型依恋,作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 。
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也会极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人格生成。
如果曾经有过被霸凌、被羞辱或其他形式的创伤经历,可能导致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感到不安全,进而发展出回避型依恋作为一种防御机制 。
然而,还有另一种情况。
小时就在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具有安全的依恋类型,但在长大后却遭受重大创伤无法走出来,例如战争、突然失去父母、遭受虐待等,都会使得主体失去对世界和对自己的信任,失去安全的依恋关系。
所以,回避型依恋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因素,不能单就一两种情况加以讨论。
到这,就可以回到标题,一起探讨最初的问题了:
为什么依恋回避的人在亲密关系中仿佛有一层‘隐形障碍’,甚至在恋爱市场上“不受待见”?
对于回避依恋型的主体来说,
亲密关系带给他们的主要体验往往是快乐与不安并存的,
他们害怕失去独立性或被亲密关系束缚,
其次,他们可能在表达情感方面有所保留,不善于或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这可能导致伴侣感到被忽视或误解。再者,由于早期依恋经验中可能存在的不信任或被拒绝的感受,基于小时候的经历,回避型依恋的人可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保持情感上的距离,这可能会让伴侣感到关系中缺乏温暖和亲密。内里不被常人所察觉的自卑与外表的理性、冷漠,使得他们可能内心感到自己不值得被爱或不够好,这种自我怀疑可能会影响他们接受伴侣的爱和支持。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可能需要额外的努力和策略来建立和维护亲密关系。这可能包括寻求专业帮助以解决依恋问题、学习更有效的沟通技巧、建立信任、以及在关系中找到平衡独立性和亲密性的途径。
依恋类型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每种类型都有其优缺点。
社会结构是复杂多变的,我们需要不同类型的人共同存在,以便维持社会、团体的稳定运行。
所以,
如果您或者您的爱人有依恋回避的倾向,也不必纠结什么,
尊重,理解,包容和爱,
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也是克服一切困难的盾与矛。